浦頂洋樓區(2,026)
|
地址:
|
簡介:淡江中學
淡江中學創辦於1914年原來是長老教會培養傳教士的教會學校。平時,學校不開放遊客參觀。校內景色優美,有淡水女學堂、馬偕墓園及八角樓,都極具藝術價值與歷史意義。八角樓完成於1925年,運用紅磚、釉花磚與閩南瓦等台灣地域性的建材,建構出一個融合中西不同風味的三合院建築,也是當時傳教士在台灣留下的極為出色的作品之一。
理學堂
理學堂位於真理街4巷底,在真理大學(原淡水工商專校)內,又稱為牛津學堂。西元1880年,馬偕牧師在此籌蓋校舍,開設學堂,並題名為牛津。當時課程除了神學外,尚有各種現代課程,成為外人在台推行新式教育的開創者。該棟建築結合中西藝術,反映出當時的社會背景與民俗色彩,值得一再玩味鑑賞。
海關宿舍
真理街一帶古稱「浦頂」,是當時外籍人士住宅與教會學校集中之處。寬敞的建築庭院與綠蔭幽靜的街弄,很明顯的與老街上的繁華熱鬧形成一股截然不同的感受。目前仍存有幾棟洋樓,充滿異國情趣,供後人憑弔攬勝。 海關宿舍位於真理街15號,是一棟紅色屋頂的白色洋樓,以前是海關的宿舍。 圍牆外有立著幾根石柱,刻有「總稅務司公署界石」。由此可知,當年外國人的勢力如何在淡水的擴展。自從淡水開港通商後,外國商船往來漸增,因此設立海關機構,以利掌管各項事務。
傳教士宿舍
在真理街4巷沿途,可以看到綠蔭掩蔽中的洋樓,這是當年外籍傳教士設計建造的,是用來當作傳教士的宿舍。其中「馬偕住宅」西側那棟,因為住有女傳教士,當地人也稱為「姑娘樓」。這些宿舍都有迴廊環繞,磚砌的圓拱都是她的特色,尤其磚工和磚雕圖案相當別緻,值得細細品味。
馬偕墓園
加拿大出生的馬偕牧師在西元1872年渡海來臺傳教,他是第一個在台灣北部傳教的長老教會牧師,他在淡水傳教、定居,並與台灣女子張聰明結婚生子。西元1901年因喉癌在淡水去世,葬於淡江中學內的私人墓園,淡江中學亦在墓園旁的行館,設立一圖書資料室以資紀念。馬偕牧師以行醫輔助傳教,在淡水設有「偕醫館」,為病人拔牙,並以新式藥物治療瘧疾,又幫人戒除鴉片煙癮。此外也設立「牛津理學堂」及創辦「淡水女學」,寫下台灣女子教育第一頁。此外亦在各地教會創立書房或義學,免費教育民眾。
|
|
網頁
圖片
視訊
Blog
新聞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