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8Travel 98旅遊網



軌條砦(2,792)
地址:
簡介:黃振良/文 軌條砦

清晨退潮時分,可看見潮間帶上忙碌的人們,或荷著竹籃,或拎著麻袋,沿著潮間爛泥灘上的小水路,急急的邁著步子,趕在潮水回流之前,完成這一天採收海蠔工作的情景。
黃昏的金門海灘,有軌條砦的裝飾,是美是醜,端視觀看的角度。
隨著潮水逐漸退去,距離海岸不遠處,那一截截長滿了一層又一層的海蠔的鐵樁,也逐漸顯露了出來。終於,泥灘露出了水面,每一根鐵樁底處那一方方的水泥座,也完整的露出來了。一根根鐵道鋼軌截成的軌條砦伸向天際。
當年,兩岸初隔,一夕之間,數十萬大軍屯積島上,積極整飭軍備。初始準備反攻作戰,不久改以海岸防守為要務。此時,整個島嶼東、北海岸的泥灘上,一根根鐵柱豎向天際。
這是用火車鐵軌裁切成的一截截鐵柱。每根鐵柱向前,就如同一支支射向灘外天空的高射砲。
當時,不知誰為它取了這麼一個名字:「軌條砦(寨)」,意思是「用一截截鐵軌裁切成條狀,而做成的防守性欄柵」,也有人稱之為「鬼條柴」或「鬼條材」。
金門北海岸,坡度平緩,退潮時,廣大的潮間帶,是海岸居民們養殖海蠔的「蠔坪」。
退潮時,敵人不易登陸,必須利用漲潮時,跟著潮水靠岸。
剛漲潮時,外沿海坪上那一樁樁的養蠔石,是天然的阻絕樁,等到潮水漲高,軌條砦開始發揮作用,那一根根向外伸出的尖軌所連成的防線,可以有效卡住敵船,使其不易靠近。
接續在軌條砦後方的,是沙灘上的鐵絲網。接在鐵絲網牆後方的,多半是或大或小的地雷區。
經過如此架設和佈雷之後,鐵絲網和地雷區自然「生人勿近」。時間久了,區內野草叢生,高度往往超過一般人。人跡罕至的結果,使這種所謂「管制區」的範圍愈擴愈大,漸漸成為蟲蛇的大本營;間或有野狗或不明人士誤闖,因此冤死的結果亦時有所聞。
60年代的馬山觀測站是金門最前哨,防守之嚴可說是﹁固若金湯﹂。
說來諷刺,民國四十年代,這些原本用來防阻敵人攀越,而沿海佈設的地雷區,極少造成敵人的傷亡,反而和敵方砲彈一樣,平白損失不少金門百姓的寶貴生命。
沿著整個金門東、北海岸線上,另有一座座鋼鐵般的水泥碉堡--很多駐軍都將之稱為「鐵堡」。
三步一崗、五步一哨的碉堡,一天二十四小時,全天候的輪流站哨,隨時監視著海面上的任何動靜。
愈是平緩的海岸線上,愈是佈滿一座座鐵堡,如果是重要的海防據點,則那座碉堡便更張三層火網:地下層瞄向海平面;中間針對地面;上層則是監視崗哨。有些內部佈有一百八十度的射口,有些甚至如同一座三層大樓一般,不但有上上下下的樓梯,而且還具有二百七十度的超廣角視野。這種鋼鐵般的碉堡,其防守之嚴,正如金門的命名意涵一樣--「固若金湯」。
鐵堡旁的空隙,以及碉堡頂上,都有一叢叢向上豎起的瓊麻。葉片頂端的長刺,以及兩沿的尖刺,也是防範敵人接近的自然抵禦物,也許在營區的附近,你還可見到一畦畦有專人管理、按時澆水的瓊麻園--那可不是農作,而是列入管制的「軍用品」哩。這些瓊麻是將被移種在重要據點上的幼苗,是比鐵絲網和雷區更具防禦功能的天然武器。
春季裡,你可以在金門的海岸上,看到一根根木柱插在碉堡附近,愈長愈高。到了夏初,木柱頂端開始散開,有了花苞;再過不久,瓊麻開花了,如同一根根架設的天線,形成一項海岸奇觀。
漲、退潮時的軌條砦,各有不同的景觀;黃昏和晨曦的軌條砦,則又是金門海岸線上的另一幅景緻。春夏之間生長的瓊麻,也是金門東、北海岸線上的一片風景。昔日軍事上的緊張態勢,轉變成今天旅遊觀光的賣點,明日呢,明日又會如何?許多現在讓你我辯得面紅耳赤、爭得你死我活的是是非非,也許正是後代子孫茶餘飯後談笑的話題吧。
世事本就難料!可不是。
加入書籤: 加入HemiDemi 加入MyShare 加入Baidu 加入Google 加入Yahoo 加入Delicious 加入Digg 加入Technorati 加入Furl   
網頁  圖片  視訊  Blog  新聞 
【推薦住宿】
[島與浪花] 金門古厝民宿 - 歐厝17號 直接前往
水頭一家親民宿 直接前往
【鄰近住宿】
辰風科技98住宿網台灣觀光節慶回首頁連絡我們瀏覽人次:13,693,05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