旗后炮台(1,895)
|
地址∶
|
简介∶旗後山扼守高雄港口,早在清出康熙年间即设营 炮台镇守,安设六尊 中国式大炮。至清末同治二年打狗开港,其军事地位更形重要,沈葆桢派准 军提督唐定奎与副将王福禄督造新的炮台,并聘英国工程师设计。这次的炮 台分为两处,在旗後山上者题额为『威震天南』,在港口北岸边即为『雄镇 北门』炮台。旗後山为珊瑚岩,四周为陡峭的悬崖,置炮台於上足以扼守打 狗港。到了光绪十年,刘铭传任台湾巡抚时,为加强防务,又聘德籍工程师 鲍恩斯修建旗後炮台,修改的部分是炮台的南半部。新购英制的阿姆斯壮前 膛大炮四尊,安置在炮台南侧的炮座上,对上台湾海峡。至此,旗後炮台成 为一座威力强大的近代西洋式炮台。
炮台真正发出威力是在甲午战争之後日军侵犯台湾南部,欲在打狗登陆 时,当时守军为著名的刘永福黑旗军。并由他的义子刘成良驻守,当日舰七 艘逼近时,旗後炮台及打鼓山炮台大炮齐发,使日军不敢轻心。至日据时 期,炮台遭到较大的破坏,日军拆走大炮,并增建碉堡。
旗後炮台的形状像『目』字形,北区用为操练,厚墙内侧为兵房,中区 为指挥官区,南区才装设大炮。它的材料使用铁水泥及红砖,兵舍屋顶为密 集的木梁及很厚的铁水泥层。最引人注意的是入口墙上有砖砌成的 『 』字,在台湾的炮台古迹中,其建筑特色为颇具中国风 格。
|
|
网页
图片
视讯
Blog
新闻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