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吉燈塔
|
東吉島位於望安島之東南側,為早期澎湖往台灣之海運中繼站,素以水路兇險緊臨黑水溝著稱,故島上建有黑白相間燈塔一座,聳立於藍天白雲下與四週之綠草相映成趣。... |
|
|
1,472 clicks |
七美嶼燈塔
|
七美嶼燈塔又稱為「南滬燈塔」,是澎湖群島最南端的燈塔,也是澎湖南方海域船隻的航行指標。塔身為白色,塔高8.3公尺,為鋼筋混凝土構造物,是日本人在台灣地區最後興建的一座燈塔。... |
|
|
1,527 clicks |
西嶼西臺
|
光緒十三年清廷為了防止台灣海峽賊寇的侵襲,由李鴻章主事興建,由劉銘傳所督修之砲台。此座砲台佔地8.15公頃,四周高築牆垣,牆內則疊石成壇,壇上放置大砲,石壇拱頂縱橫貫通,可與砲台互通消息,儼如一地下堡... |
|
|
1,481 clicks |
小門地質展示中心
|
小門嶼屬於典型的方山地貌,地質景觀特殊,為澎湖地形之縮影,其特殊天然景觀之豐富,除適合觀景及遊憩之外,更為戶外教育最佳題材。
小門地質展示中心位於小門風景區入口處,於八十九年四月鳩工,九十年四月完工... |
|
|
1,339 clicks |
鎖港南北塔
|
鎖港石塔由南塔及北塔二者所組成,位於舊聚落北方,近三層樓高,石塔所在處原有一高起的小丘,為社里的靠山,因強勁的東北季風而逐漸消失,於是當地產生了一句諺語「鎖管港了一個山,豬母水了一個灣」,說明社里的沙... |
|
|
1,497 clicks |
林投日軍登陸紀念碑
|
本碑為日軍侵澎於林投登陸後所立之紀念碑。高約十餘公尺,平面為八角形。以花崗岩建造,周圍以貓江石築成圍牆,主體大約可分為三段構成。建積約四三四平方公尺。為目前國內最早有關日軍侵台之紀念碑。
民國三十四... |
|
|
2,500 clicks |
西嶼東臺
|
西嶼東臺為清代劉銘傳所修之砲臺。座南朝北,其規模有內外二城廓,外廓士提東南角置觀測所,與金龍頭共同扼視媽宮海口,內廓有營舍與砲座,規模略較西嶼西臺小,營防建築型式也有不同,但其配置上較西嶼西臺完整。... |
|
|
1,342 clicks |
花嶼燈塔
|
花嶼燈塔素有「花嶼之光」的美譽,是花嶼的主要地標,為日本人因軍事目的而興建。其塔身為圓形鋼筋混凝土結構,漆成白色,塔高12.5公尺。由於花嶼位居澎湖群的最西端,約在東經119度5分,比台灣本島約晚20... |
|
|
1,347 clicks |
澎湖開拓館
|
本館是日治時期澎湖廳長及台灣光復後澎湖縣長的官邸,於1935年三月竣工落成,典型日本「大正-昭和」時期的建築,建築風格融合了東西方建築的特色,圓形的窗櫺、歐風八角窗、文藝復興風格的內開木質大門,入口玄... |
|
|
1,545 clicks |
漁翁島燈塔
|
當時臺、廈交通船均以此為航行指針,而島嶼平低,波濤高時無法看見島嶼,為圖船行安全計,於清乾隆四十三年(公元一七七八年)由澎湖邵伯蔣元樞與澎湖通判謝維棋募款興建七級石塔於此,是台灣第一座燈塔,現經內政指... |
|
|
1,414 clicks |
跨海大橋
|
澎湖跨海大橋橫跨白沙、西嶼兩島之間的吼門水道,水流湍急,流速可達每秒3公尺,為澎湖海域第二險流,值冬季東北季風時,更是怒濤洶湧,難以行船,因此,民國54年始建跨海大橋,歷經5年於60年完工通車,以解決... |
|
|
1,547 clicks |
|
|
|